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考古学专业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文件,如教学日志、教案、教学检查记录、成绩分析等,要完备、配套;教学大纲要能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学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等;选用教材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使用效果好,同时要有辅助教材,如教学参考书、习题集、音像教材等。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利用率高,实验开出率达100%。
2.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文件指出: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是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从数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即一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以上的教师讲授。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教学梯队,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教学改革等。
3.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研活动等。要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现场演示、投影、电化教学等;教研活动要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以教研室为单位,坚持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要认真听取同行意见,及时总结、改进教学,有完整的听、评课记录;遵守教学纪律、教学法规,无教学事故,如上课迟到、提前下课、随意调课等,无违纪现象,如随意停课、考试漏题等。
4.课程考核。每门课程都要有试题库,且试题质量较高;试题内容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既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试卷难易分布要合理。统一评分标准,由教师实行流水判卷,考试结束后要有总结与试卷分析。
5.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教学改革计划,计划切实可行;在教学改革某一方面,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能力培养等,效果明显,并有与教学改革相关的教学论文、阶段性成果报告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构筑四大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展开。随着历史学的发展,新理论、新方法犹如老树新枝,蓬勃兴旺,与多学科的关联性日益密切,因此历史学的课程体系必须涵盖多学科门类。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对原有课程通过增、删、并、减、压等方式,实现“强干减枝”,增设实践性、跨学科课程。通过“学科基础课”、“主干理论课”、“科学研究课”、“实践教学课”这四大课程模块的建设,构筑基础性、专业性、研究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1.基础性。要突破以往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传统的历史学基础知识课程的狭窄局面,拓宽专业课程的支撑面,以“宽口径、厚基础”为重点,以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为支撑,构成学科基础课课程模块。
2.专业性。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方法为核心,突出专业理论课教学,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构成专业主干理论课程模块。
3.研究性。以掌握专业基本研究方法为原则,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等课程构成科学研究课程模块。4.实践性。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突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继续坚持并不断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以课程考察、历史专题调查、社会调查、学年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构成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三、建立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课程建设客观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把课程评价作为实施课程建设的措施与途径,使课程评价寓于课程建设之中。经过长时期的摸索总结,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由两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有5项,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有17项。一级指标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等五项。二级指标具体包括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梯队规模、师资培养、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每一项二级指标都对应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划分相应的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A级(优)、B级(良)、C级(中)、D(一般)、E(差)五等,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分值,各项得分之和为评价总分。评价总分≥85分的课程为优秀课程;评价总分≥60分且<85分的课程为合格课程;评价总分<60分的课程为不合格课程。四、课程建设的成效在课程建设标准的指导下,在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的监督下,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1.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历史学专业通过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并通过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等形式来提高•82•吕富华/论国家级特色专业下的历史学课程建设———以赤峰学院为例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1)培育名师,鼓励科研水平高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使科研和教学相融合。目前,本专业已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2)注重教学、科研能力比较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在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本专业的青年教师2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人获教育部项目,12人获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专业建设点还有计划、有重点地优先派遣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和交流。目前,4位青年教师已先后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访学,其中2人顺利完成访学任务,并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先后有7名教师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博士研究生。不久的将来,这些学成归来的青年教师必定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3)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历史学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引进、培养、调整等方式,有意识构建具有专业特长的师资团队,逐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基础稳固、研究方向明确、具有专业特长和影响力的师资梯队,为今后专业的发展和凸显特色奠定基础。目前,以红山文化研究为核心的红山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级科研创新团队;以契丹辽文化研究为核心的契丹辽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级科研创新团队,契丹辽文化教学团队被评为赤峰学院2013年校级教学团队。
2.促进了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历史学专业已有两门课程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即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考古学通论,有多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与优秀课程。同时,为突出地域特色,建设两门特色课程,即红山文化研究专题与契丹辽文化研究专题。
3.促进了图书资料建设。按照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学院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资料室、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图书文献、期刊等现有资料基础,建立起一个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图书影像资料库,为课程建设提供资料支持。
4.促进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针对教学研究项目少,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的问题,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专门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要求教研室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研究,建立了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此政策支持下,先后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上好文献学课》、《依据特色专业优势,丰富开放型实践教学内容》等六项课题予以资助立项,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李国霞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毕业留校后一直在郑州大学任教,她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分别主讲过9门研究生、本科生和成教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1993年前,她主要参加物理系原副系主任宁振环教授的项目组,从事智能仪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该系列项目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通过河南省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分别被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和国内领先。
1996年后,李国霞参加物理系原系主任高正耀教授的项目组,根据高正耀教授的要求和项目研究的需要,主持设计了《古陶瓷动态模糊聚类分析系统》,系统采用信息视窗自动识别,智能数据接口、智能图形处理等新技术和手段。系统人机界面集成环境清晰直观,使用方便。数据输入部分为用户提供三种方式:一、电子表格人工录入;二、从Excel数据文件导入;三、从vlsuaI BASIC数据文件转换。
数据处理部分设置8种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绘图部分采用多级链表方法记录样品分类情况,自动生成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和位图文件。系统还提供了甄别指纹元素,统计着色元素含量比,合并数据文件,并支持多文档、多视图,分页打印等操作。该系统于2002年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认为系统设计合理,模糊聚类分析功能较齐全,技术上处于古陶瓷研究的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在古陶瓷研究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名窑,唐朝至明朝期间制出了很多精美的陶瓷。为了解不同时期古耀州瓷的原料来源和分类情况,高正耀教授多次赴耀州窑采集不同时期生产的古瓷片,李国霞和项目组同志通过多种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历代古耀州瓷胎样品有着长期稳定、集中的原料产地。不同时代的胎料产地关系密切,相距较近,但彼此间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汝窑和钧窑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窑口,其艺术水平极高,科学内涵丰富,在中国和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李国霞和项目组同志选取了汝窑、钧窑、兵马俑等不同窑口、不同时期的古陶瓷样品,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和统计方法对这些样品分析,获得了很多重要的信息,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和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上交流后,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和好评。
英语专业是人文专业而非实用型、工具型专业。英语专业教育是“人文教育”而非功利教育。人文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或称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和理念目标;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博雅与全人。如张汝伦所言,“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对于全人类的责任;它在使受教育者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人格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和人类培养合格的公民”①。英语专业本应该将我们的专业培养理念定位于此,以免继续培养“语言技工”,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将这种“技工培养模式”转变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诚然,“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是英语专业的立业之本,然而单一的技能训练远远偏离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所谓的“人文教育”或“博雅教育”也更无从谈起。在指导学生夯实英语基本功底的同时,教育者更该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英语专业的殿堂,真正达到张汝伦先生所表述的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讲,在基础语言技能课程设置之外,教育者理应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这一文化载体,开设以英语语言文化、文学、哲学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世界文明的两大源头,“两希文化”无疑是人文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与其相关的课程如“古希腊罗马神话”、“宗教节日”、“圣经阅读”、“西方宗教”等也理应作为“西学”课程设置的重点。通过此类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详细掌握西方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认同感。让学生逐渐具备人文视野、人文情怀、人文追求。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一)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针对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理念上和现实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对山东与上海的几所高校的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现状调查和对比。山东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上海高校分别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被调查的高校,无论其属于何种类型,都基本上达到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层次的文化入门课程。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英美文学选读、欧洲文化入门和英语国家文化概况等。山东各高校的人文课程的开设也大都仅限于此,但对比其它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山东大学明显优于其它省内高校,如他们开设了欧洲文化史和其他各小语种国家的文化史课程。除此之外,山东大学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明显加大文化课,甚至两希文化相关的课程设置,如欧美文化与文学,考古学与世界文明史(人文)、圣经人物点评、世界遗产概论及欣赏(人文)等通识课程。上海的几所高校也开设美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美国历史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的美国文化。被调查中的上海高校中有四所都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国文化要义及中国历史及文化、复旦大学的中国文化等。在深层次文化课程设置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文化课程的设置与该高校的综合实力、英语专业的培养理念密切相关。除山东大学外,山东其他高校基本没有开设更深层次的文化课程。上海高校在此层次上要明显优于山东诸高校,特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依赖于其强大历史、师资、办学条件等,文化课程的设置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人文课程不局限于英语专业,体现了英语专业的人文性。作为全国专门的外语类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均处于学科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和文化比较类的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凸显其强大的专业力量。东西方文化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宗教专题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精华、尼采与东西方文化、美国电影研究、欧洲电影研究、圣经选读、希腊罗马神话选读、大众文化、欧洲文艺鉴赏等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无不彰显出其在英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和领先地位。无论是上海的综合类大学还是外语类院校,对文化课程的设置均体现了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和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技能的人才的培养理念。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的结论
经过以上调查对比,结论非常明显:所有被调查高校在基础层次的文化课程设置方面都基本达到大纲和课程教学要求,在中层和深层次的文化课程方面,众多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缺乏丰富性和深度,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非常薄弱,在教学内容上仅限简单介绍层面上。相比较而言,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明显优于其它高校。这也是上外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所致。
三、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景观鉴赏》课程 教学实践
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景观鉴赏》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着重提高学生职业审美能力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将抽象的美学理论和具体的景观结合起来,其实践性更强,更适合高职高专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能够提高学生职业审美能力的教学思路,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旅游景观的感知、认知、比较和评判方面的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增强专业技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明确课程定位
《景观鉴赏》课程是以旅游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从旅游景观审美的角度切入,对作为旅游观赏物的主要景观和欣赏要点进行剖析,旨在教会学生旅游景观鉴赏及审美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旅游审美实践中。
旅游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而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清代旅行家孙家诠曾说:“游亦有术矣。”所谓“术”,即景观鉴赏的方法。对具体景观进行鉴赏是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的承载者,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主要观赏对象;而对旅游景观的鉴赏,又是决定旅游者对旅游活动评价的直接因素。有的景观具有天然的震撼力,如桂林山水、长城,“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旅游者自身就能感受到它们的美;有的景观特别是人文景观,如苏州园林、敦煌石窟等,单凭游客自己去看往往无法全面体会到这些景观的美。这就需要旅游专业人员对游客加以引导,使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景观的美,从而实现游客旅游收益的最大化。而要做到这一点,旅游专业人员自身必须具备景观鉴赏的专业知识。否则,就无法体会到景观的价值所在,也就不可能在旅游活动中对游客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开课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如何学习,能学到什么,只有明确了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定位,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精心选择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目前,有关景观鉴赏的教材较多,内容编排也各有不同。其中,旅游教育出版社的《旅游景观鉴赏》是一本实践性强、具有指导作用的专业课教材,比较适合三年制专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这本教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它以我国主要的、常见的旅游景观为例,介绍了认识、游览、欣赏各类旅游景观的具体方法,便于教师进行课程规划和学生学习。除了主教材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指定一些和课程结合紧密的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如张兆干著《自然景观鉴赏》、王长俊著《景观美学》等,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为了实践服务并最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景观鉴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突出实用性,强调学生对景观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参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系统将教学内容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三个一级模块,每个一级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二级模块,如自然景观鉴赏模块下又分为山体景观、水体景观和气候景观三个二级模块;人文景观模块下分为园林景观、宗教建筑景观、皇家建筑景观、民居景观、古代工程景观等五个二级模块;(非物质)文化景观模块下分为民俗文化景观、艺术文化景观两个二级模块。其中山体景观鉴赏、水体景观鉴赏、宗教建筑景观鉴赏这三个二级模块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由于这几种景观是旅游中最常见的、旅游者最常接触到的鉴赏对象,也是学生以后从事旅游相关职业后经常会遇到的审美实践,因此应该重点学习。教学内容模块化有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区分,便于学生学习。在各个二级模块的教学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各类景观的形成与特点、类型与分布等。这部分内容是对景观进行鉴赏的前提条件,知识点较多,每种具体的景观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都不一样,而且其牵涉的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也比较多,如美学、建筑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等,这就要求学生有相对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否则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各类景观的鉴赏方法,包括各种景观的鉴赏角度、距离、方式、时间、内在意蕴等。这部分内容也是课程的教学难点,难就难在比较抽象、分散,具体到不同的景观其鉴赏方法也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结合实例进行讲解,通过典型案例(一般知名景观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周边乡土景观)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各类景观的鉴赏方法。这样就能避免空洞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的编排上,每个二级模块的教学都按照景观介绍(包括景观的形成与特点、景观的基本分类)鉴赏方法(包括景观的鉴赏方法、外观结构鉴赏、内在意蕴鉴赏)典型景观鉴赏举例学生讨论(实地参观)的顺序进行安排。这种分段式教学的好处是学习内容由难到易,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提高教学的系统性。一般来说,景观的介绍都是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针对不同的景观采用什么样的鉴赏方法则不好掌握,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典型景观鉴赏举例的方法,将鉴赏方法和具体的景观结合起来,强化了学生对鉴赏方法的理解和记忆,从而破解了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进行到这一步之后,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某类景观的鉴赏方法,只是不能够灵活运用;最后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举一反三,最终达到对景观鉴赏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再结合景观的实地教学,学生就能够切实掌握这类景观的鉴赏方法及在导游过程中如何引导游客去发现、欣赏景观的美。以上五步教学过程的编排设计形成了一个从认知到掌握最终到实践应用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比较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景观鉴赏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但和实践结合很紧密,因此需要弱化纯理论教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技能教学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以强化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除上文中提到的典型案例分析法以外,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1)多媒体教学
如果说其他课程多媒体教学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的话,那么在景观鉴赏这门课中已经上升到教学的主要手段。旅游景观作为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对象,其直观性较强,仅靠语言来描述一个景观多么美无疑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借助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来对一些景观进行展示,进行模拟实景教学。这些图片、视频和课程内容结合紧密,能够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一个回顾和印证。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法也是景观鉴赏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模式是在某一类景观的教学结束后,从中选取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景观,然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几组进行讨论,重点讨论这个具体景观的鉴赏方法有哪些,有哪些方式可以采用,是远观呢,还是近看?是夏天去好,还是冬天去好?是仰望好,还是俯看好……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现场教学法
在景观鉴赏教学过程中,适当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旅游景观的实地参观考察,组织现场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虽然受时间及教学经费的限制,不能对景观鉴赏的诸多教学内容逐一进行现场教学,但有条件的话,应充分利用本地的乡土旅游资源,模拟导游讲解过程,让学生对实体景观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鉴赏,找出景点的美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要求能够引起听众(游客)的共鸣。
6.建立科学的学业评价机制
景观鉴赏课程直观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注重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作为学业评价标准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的目标要求。因此,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构建科学全面的学业评价体系,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过程评价,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按照不同的百分比分别评定,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成绩。这种综合全面的评价机制既可以避免传统考试方式对学生评价较片面的缺点,又可以避免学生考试突击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教有定法,但无常法。景观鉴赏课程的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出大批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优秀的旅游人才,满足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旅游专业;教学研究;人文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02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质量,影响着旅游企业的形象,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因而旅游企业在对人才的选拔上,除了学生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外,更看重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名高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能否顺利进入旅游企业并被企业所接受,与其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可见,高职旅游专业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中国地理环境与旅行游览相互关系的学科,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服务从业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它综合了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到了旅游活动各个领域,是学习其他旅游专业知识的基石。基于这样的地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门课程,将课程教学和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一、充分挖掘《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熏陶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发展。旅游资源主要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条线索;区域旅游将我国分为旅游区,每个旅游区也是由旅游资源——旅游点——旅游地这样的线索来讲区域旅游的发展,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甚至是区域旅游,都蕴涵了深刻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说,都包含了“人文旅游”在内,所谓“人文旅游”主要的内涵,不仅指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成为旅游的重要载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旅游与文化的全面契合,使旅游超脱于一种经济产业,成为关心人性需求与释放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运动。
(一)从旅游资源来分析,比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城、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通过旅游,起到培育的作用。包括文化名人的榜样培育、民间艺术的培育、民族英雄的培育等等。旅游开发必须依托文化,需要体现人文素养,哪怕是一块石头、一项布置、一种氛围。正因为如此,所以更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能够深切体现人文素养的内容来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在讲旅游资源时,可能有的老师会忽略对自然旅游资源人文素养的挖掘,事实上,没有绝对的自然旅游资源,所谓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是人文化了的自然旅游资源。例如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佛教名山,道教名山,还有很多风景名山,这些都是人化了的自然,无不包含了各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特别是挖掘长江、黄河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文培育,意义应该更加深远。
(二)从区域旅游来分析,同样可以挖掘人文素养熏陶学生。如西北旅游大区,它被称为万山之祖,江河之源。像黄河,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从西向东,蜿蜒数千公里,奔流入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东方文化的孵化器。塔里木河,则是流淌在塔里木盆地大漠中的生命之河,是中国西部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亘古永存、万川源一的山脉与河流,在时间和空间上构筑了西部和中原大地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人文地理格局。通过这些山川走向,进而将东方中国和世界连接在一起,正因这种纵横东西的人文地理架构,造就了东方民族的人文思想的鸟瞰八荒、驰骋天下的精神底蕴。这种人文素养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处处可以挖掘。
二、合理规划和设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人文素养内涵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核心。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综合性为基础,以应用性为动力,以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应注意向自然、人文兼容,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向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实际应用性特征的综合性、开放性方向发展。为此,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内容体系上除主要研究中国的旅游实际外,还可适当引入一些理论旅游地理和应用旅游地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增强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具体来说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避免重复,重点突出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者空间行为与旅游客流规律,旅游市场需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在旅游管理专业或专业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中均有专门的讲授;另一方面旅游资源是一国、一地区发展旅游的基本前提。在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中,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旅游资源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突出重点,该课程应把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划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中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成因、地域分布特点、主要代表性景区景点以及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特征、主要旅游路线等。
(二)加强内容深度,提高人文素养
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可以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风采的自然、人文景观,并揭示它们形成、发展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树立旅游意识。对于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加深涉及到的地理、历史、建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能力,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爱护旅游设施。
(三)引入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关注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出现新的趋势。为了适应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目的地会不断地进行再次开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我们应把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时刻关注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
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意识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讲授需要大量的图片、地图、视频、音频等材料。多媒体技术是集各种信息载体,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语言、静止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声音、语言、图片等综合讲解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旅游景点,它的新颖性、多样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利用照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介绍长江、黄河、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旅游资源及旅游景区的特征、成因等状况时,就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境更容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课堂讲授法虽然因为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比较多的信息而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及创新。针对课堂讲授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引进课堂讨论法、提问法、自学指导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针对课时较少,许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和提问法,给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书籍、杂志,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或熟悉的旅游资源状况。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资料,提高表达能力和管理的组织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专业 出版学高等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美国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新媒体产业人才需求量大,催生了美国发达的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并体现出起步早、发展层次高的特点。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些新闻院校就开设了新媒体专业或课程班。例如,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最先开设电子编辑和制作专业;1994年南加州大学新闻系开设了一门实验性的新媒体课程,其后陆续有学校跟进。2012年1月,笔者通过全球专业课程搜索引擎Hotcourses发现美国有87家大学开设了111个新媒体相关专业[1]。本文将从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培养目标
在美国,众多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的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培养新媒体思维
美国新媒体专业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新媒体思维。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是技术的革新,它同时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与新媒体工作相适应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成为有远见卓识的高校新媒体专业的目标。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不管新技术如何发展,学生总能在实践中以不变应万变。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媒体艺术硕士专业在培养目标中提到:“(比起技能来,)更重要的是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分辨这些技术创新与否。他们不应当盲目地运用每一种新兴技术,而要将其置于更为宏大的背景中,去看这些技术能否真正让人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然后传达给他人。”[2]除了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也被看重。丹佛大学在数字媒体硕士培养目标中提到:“本专业为那些对数字媒体设计和创新性表达方式感兴趣的学生而开设。”[3]
2. 培养新媒体技能
美国新媒体专业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实操技能。新媒体是一种融合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交互性技术的新兴媒介形式,其产生与日常运营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运用。
因此,培养学生掌握这些技术手段是许多高校开展新媒体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些高校通常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训练能够快速掌握最新媒介技术的学生,使其熟练掌握编辑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甚至编程语言,以便其一毕业便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如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新媒体记者硕士专业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必要技能——如博客、播客技术等,好让他们能够担任杂志、广播、电视或者新媒体的记者”[4]。
3. 增强新媒体理论素养
作为一门新兴应用性学科,新媒体相关理论研究正在借鉴其他相关成熟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因此,培养具有新媒体理论素养的人才也是一些高校新媒体专业的目标。如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希望学生“能够从媒介考古学、唯物主义等视角来研究新媒体理论的深刻知识”[5]。而犹他大学则要求学生“能够研究新媒体对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6]。
二、专业设置
美国新媒体专业广泛分布在各类高校和院系中,并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学历教育层次。
1. 开设学校和院系
(1)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类型
美国的综合性大学通常以规模庞大、组织复杂、师资充实、设施完备著称,一般而言专业设置齐全,并且提供从学士到博士的多层次学位教育。它能够为带有很强学科交叉性质的新媒体专业提供雄厚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并因此成为新媒体高等教育的重镇。本文所涉及的美国所有提供新媒体教育的87所高校中,62所为综合性大学,占所有开设学校的约72%。
美国社区学院提供两年制课程教育,入学条件简单、学习时间灵活、修业年限较短,收费低廉,而且针对本地区需要开设课程,便于就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或者副学士学位。在开设新媒体教育的美国高校中有14所社区大学,占所有开设学校总数的16%,位居第二。社区大学通常根据社会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社区大学比例相对较高反映了目前美国社会对于技能性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倾向。
美国的文理学院只提供本科教育,通常是淡化专业、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博雅教育。其理念是通才教育和素质培养而非职业训练,专业划分没有综合大学细致。在美国,有8所文理学院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占所有开设院校的9%。文理学院通常强调学生的通识教育;而新媒体专业更注重专门化人才的培养,这应该是开设新媒体专业的文理学院数量偏少的原因。
专业院校仅提供某一领域的专业教育,如艺术类院校、工程技术类院校、军事院校等。美国一共有3所专业院校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占所有开设院校的3%。专业院校通常是有某一学科专业(如技术、设计)多年教育积淀的院校,而新媒体专业需要多学科背景而且方兴未艾,因此较难开设在专业院校中。
(2)新媒体专业院系分布
美国新媒体专业分布在多种类型的院系中。据统计,全美该专业的直接所属院(系)共有111家,将相近院系归类后,发现共有11类院系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其中,有26所大学设置了新媒体院系,其侧重方向各异:有些侧重数字化艺术与新媒体,有些侧重网页等新媒体设计,有些则侧重新媒体传播方式。此外,还有10类分布于其他院系,见表1。
从院系分布看,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院系分布广泛。美国111个新媒体专业分布在11种类别的院系中。从传播院系到艺术院系,从技术类院系到历史院系,从经济学院系到教育学院系,许多表面不相干的学科院系都不约而同地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这种多学科共同研究和培养人才的状态反映了新媒体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特征。二是以与媒介教育相关的院系为主。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类别的院系占了所有院系差不多半壁江山(52个)。虽然新媒体可以与许多学科发生关系,但是其根本的媒体属性决定了大部分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还是要根植于对媒介研究和教育的积累,关注新媒体作为媒介的运行规律。三是将新媒体作为手段和技能研究与传授的院系为数众多。除了媒介相关院系外,还有艺术、科技、电气、信息、历史、教育等诸多院系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它们分布较为分散,但是具有共同特征,即关注如何把新媒体这一新手段用于促进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
2. 教学层次
美国的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涉及博士、硕士、学士、副学士四个学位层次。有2所大学开展博士层次的新媒体专业教育,一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另一所为奥多明尼昂大学。前者开设在计算机学院,是新媒体设计方向;后者则在英语系,名称是英语专业写作与新媒体,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对于英语写作的影响。在硕士学位层次,美国高校共有14个新媒体相关硕士学位点,包括文学硕士、艺术学硕士和理学硕士3种类型。学士学位是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中最主要的学位层次,有78个相关学位点,授予文学学士、艺术学士、理学学士等3种类型的学位。副学士是一种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位等级。学位由社区学院、专科院校(又称初级学院)或某些具有学士学位颁授资格的学院和大学颁授给完成了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美国有17个新媒体副学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了应用科学副学士、副科学学士、副艺术学士、副文学学士等多种类型。详细情况见图1。
由此可见,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学历层次完备,低层次学位为主。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涵盖了从副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所有层次。不过,尽管涵盖了所有学位层次,比较而言相对低层次的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等学位数量远多于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等高层次学位,两者之比达95︰16。不同学位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差别。相比高层次学位的研究性,低层次学位更强调应用性与技能性,这与目前社会对新媒体人才的要求相一致,即需要对新媒体工作能马上上手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文理学位兼具,文科学位居多。如果把学位粗分为文理两类,则在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学位中两者兼具。这意味着文理两大学科均对新媒体专业有所重视,它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两者相比,美国目前新媒体相关的文科学位多于理科学位,比例为76︰35,前者是后者的两倍。通常而言,文科着重研究人以及社会问题,理科包含科学技术相关学科,着重研究自然和科技问题。美国当前的新媒体教育较偏重文科,表明其新媒体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将新媒体视为具有社会应用价值和影响的新兴媒介,是原有媒介的延伸和发展,而非纯粹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课程体系
1. 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课程的内容与性质,可将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新闻传播模块、新媒体模块和实践模块四个模块。
基础模块。此模块中的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术研究指导。这些课程既有关于学术方法的理论课程,又有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实用课程。
新闻传播模块。由于新媒体本身的媒体属性,所以一般院校也会开设新闻传播类课程,涉及新闻实操与媒介理论的诸多方面。具体而言,新闻实操类课程涵盖传媒写作、采访、复制、编辑这些在媒体从业需要的技能。在媒介理论方面,无论是媒介基本理论还是传媒法律问题抑或传媒经营均有所涉及。此模块课程既为新媒体专业学生打下媒介理论素养基础,其“宽口径”的培养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扩大就业面。
新媒体模块。最具特色的新媒体模块既包括新媒体技能的训练,也包括对于新媒体议题的讨论。在新媒体技术方面,不少学校为学生提供网页制作乃至计算机语言和程序开发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用性强。新媒体议题讨论也是丰富多样,既有新媒体传播介绍、新媒体未来等宏大话题,也有具体而微的如新媒体卡通片、新媒体3D这样细致的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模块。新媒体专业作为新兴的强调应用性的专业,对于实践性课程予以相当重视。开设新媒体专业的美国高校从课内课外两方面的学习保证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实用技能。为此各专业普遍开设课堂上研习某个技能的工作坊,或制作媒体作品的现场制作和演播室制作课程,以及各种实习课和计学分的实习要求等。在实践方面,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如多媒体实验室、演播室等)。
2. 课程设置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可授予新媒体文学学士、理学学士与硕士学位的高校中抽取3个来对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案例分析,以保证样本文理学科以及学位层次的平衡。抽取的学校分别为俄勒冈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创立于1858年的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为学生提供比较完备的新媒体教育课程,其艺术与传播系新媒体传播专业为学生提供主修、辅修与双学位等不同的修习方式。该校要求主修学位完成52~56个学分,辅修学位完成30~31个学分。学校这样描述新媒体传播专业的教学目标:学生应当学会利用当今的媒体去分享知识、想象力和信息技能,同时还应当去预测哪些媒体变化将会影响人类生活。其课程教授学生学习如何让抽象的、隐含的内容形象化,如何先于他人主动创新,如何进行专业写作,如何认识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如何使用多种媒体来生产创新性内容[7]。
麻省理工学院的比较媒体研究专业开设于1999年,为学生提供本科与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麻省理工学院一直走在媒体技术变革浪潮的前端,这为新媒体研究和专业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如其在专业简介中所介绍的那样:“我们的学生能够观察到下一场媒体变革的一手实验与研究。”[8]在本科教育阶段,麻省理工学院可提供主修学位、第二学位、双学位与辅修学位等多种选择。在主修学位中,学生必须完成10门专业科目的学习。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新媒体专业设在艺术与设计院。该院成立于1877年,是美国公立大学中艺术设计教学的佼佼者。该专业希望既培养学生在“演播室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分析能力”[9]。学生要获得该专业授予的艺术硕士学位,需要在3年内至少修满64个学分。
以上三所院校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2。
四、师资力量
优良师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笔者通过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个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的美国高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瓦尔帕莱索大学、斯腾山大学、南方基督复临大学以及缅因大学。这些大学的新媒体相关教职人员共33名,通过逐一提取他们的职称、学历、经历等资料分析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的师资特征。
美国新媒体专业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业界经历。在33名教师中,有17名在接受教职前有相关从业经历,如网站高级动画制作人员、电视台节目制作总监等。丰富的从业经历有助于授课内容紧贴现实需要,培养上手快的新媒体实践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一直从事教学研究的老师也并非只做理论钻研的“学院派”,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有业界兼职经历。比如缅因大学的副教授Joline Blais就是专业博客的联合创办人。该网站致力于新媒体网站的繁荣,成立至今发起了不少促进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交流的项目。
与对从业经历的高要求相比,美国新媒体专业对教师学历的要求相对放松。在33名教师中,14名拥有博士学位,而其他19名仅拥有硕士学位。教师学历相对偏低的原因可能有3点:一是美国很大一部分新媒体相关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相对较低;二是在选择上,更注重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业界浸润多年的他们通常没有过多精力去获取更高学历;三是作为新兴专业,新媒体专业还来不及储备大量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美国新媒体专业师资学科背景多样。我们抽样所得的33名教师获取最高学历的学科主要分布在艺术、新闻、文学等领域,也涉及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教育学等领域。教师多元化的学科背景体现了新媒体这一新兴学科的交叉性特征(见表3)。
综上所述,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已经能够提供完备的学历教育,并且形成了自身特点。在教育理念上,美国新媒体专业除了培养新媒体技术人才外,也希望培养真正有新媒体思维和理论素养的创新型高级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开展新媒体相关教育的院系类型多样,体现了新媒体这一新兴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在课程设置上,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研究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师资建设上,美国新媒体专业重视教师业界背景的倾向十分明显。
注释:
[1] http://uniguru.co.in/ Uniguru是印度最大的留学课程搜索引擎。
[2] 详见http://art.illinois.edu/content/undergraduate/programs/new-media/。
[3] 详见http://dms.du.edu/。
[4] 详见http://saic.edu/degrees_resources/departments/fvnm/#overview。
[5] 详见http://danm.ucsc.edu/。
[6] 详见http://hum.utah.edu/communication/ ?&pageId= 1459。
[7] 详见http://oregonstate.edu/cla/nmc/。
[8] 详见http://cms.mit.edu/academics/。
[9] 详见http://art.illinois.edu/content/graduate/programs/new-media/。
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条,文雅的说法是“此树婆娑,生意尽矣”,通俗的说法是“没兴一起来”。梁启超演讲“教育(家)”之“趣味”的20世纪20年代,旧式教育(科举考试)的流弊尚存,而新式教育(现代西方分科授学)的新弊已现。旧弊与新弊,其共通之处是远离趣味甚至摧残趣味。梁启超将当时学校教育的“摧残趣味”归结为三:一是注射式教育,二是科目太多,三是拿教育做敲门砖。一、三两条是科举教育的流弊,第二条是西式教育的新弊。科举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授者是强行灌输,在受者则是死记硬背,梁启超将二者的关系比喻为大人嚼饭给小孩子吃,小孩子吃大人嚼过的饭,还有什么滋味?还会生出丝毫的趣味?科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拿八股文去敲魏阙之门,门一旦敲开,敲门砖便弃若敝屣。一位敲门者会与敲门砖发生恋情?会从敲门砖中感受到趣味?
从现代文理分科的层面讲,旧时八股文属于文科,或者说属于文科之中的议论文写作。因而科举教育“课目单一”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20世纪初,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等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1],以新式大学教育取代旧式科举教育,其中课程设制以“多门”取代“单一”。1902年《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中的“政科课程”,一个星期的课程类别多达17门,授课时间高达36学时。[2]当然,从教育的通识性及多样性层面而言,现代教育课程设制的“多门”,可以救科举教育的“单一”之弊;但就教育的“趣味”而言,科目太多又会生出新的弊端。趣味的培养是要往深处引,知之愈深,趣味愈真。一个学生,一周上36节课,而且是在17个不同的类别中穿梭转换,既是走马观花,更是疲于奔命。这就像《围城》中的方鸿渐,“兴趣广泛,心得全无”,而“心得全无”之后,自然是“趣味萧条”了。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演讲,距今已近百年。相较于梁启超的那个时代,今天的大学教育当然有很大的变化;但就“趣味”这一关键词而言,梁启超当年所针砭的三大病症今天依然存在,只是说法稍有不同。比如,“注射式教育”今天称之为“满堂灌”,“科目太多”即为“学生负担过重”,“拿教育做敲门砖”则是“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笔者在大学生活了40年(前10年当学生,后30年当教师),对大学教育的“趣味”问题真正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念本科时,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必定是闭卷。动笔之前,先将试题浏览一遍,便可预知这门考试我会得多少分:题目摆在那里,自己准备过的,将已经背熟的答案默写在试卷上即可;自己没有准备的,只好硬着头皮胡诌,最后的分数可“算”而知。默写完毕,走出考场,马上将试题连同答案忘得一干二净。待自己十年媳妇熬成婆,又用同样的方法去考学生,虽觉得很没有趣味,却也无法改变,无趣又加上无奈。我将这种教育模式概括为“三写”式教学:先是上课“听写”,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然后是课外“抄写”,整理课堂笔记,到期末总复习时还要做各种模拟题,甚至一遍遍抄写标答以加强记忆;最后,就剩下走进考场“默写”一通了事。如果说今天大学里的“三写”与我们当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高科技的引入,比如,用手机拍照替代“听写”,用复印机拷贝替代“抄写”,而应该“默写”的时候却在“抄写”或者“听写”。有一次监考,学生退场后,教室里一片狼藉,各种写满标答的纸片和用过的教材散落各处。面对此情此景,不仅无趣,甚至无奈。
这还不是最高级别的“摧残趣味”。试以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道程序――撰写毕业论文为例。梁启超说教育的最大趣味,就在于能将学问与职业统一;对学生而言,则是将学问与学业统一:学问是一件最有趣味的事,因此到了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应该是大学生活最有趣味的阶段,至少比“三写”有趣味。其实不然。先看毕业论文的生产程序:第一步,教师提供题目,越准确越具体越好,准确、具体到学生拿到题目就可以直接动笔;第二步,学校提供统一的论文制作模板,学生用教师的题目,用学校的模板,在上面填充文字即可;第三步,学生参加论文答辩,包括学生陈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分,整个过程5到10分钟(一位);第四步,结果是预知的:没有不通过的答辩,没有不合格的论文,因为不能影响学生就业,而就业是大学的头等大事。学生拿着用毕业论文换来的学位证书,走上就业之路。再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的生态和心态:毕业论文的撰写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时段,就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哪里还有做学问的兴致,更何谈学问的趣味?
梁启超认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其“趣味”应该是最真最长的。就职业这一层面而言,所谓“最真最长”的趣味,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全日制、全天候的,上班与下班,职业生涯与业余生活,涵泳于、笼圈于 “趣味”;二是全过程的,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弥纶于、整合于“趣味”;三是良性循环的,问学与诲人,利己与利他,条贯于、赠答于“趣味”。
福柯说“人受制于劳动、生命和语言:他的具体存在在它们之中发现了自己的确定性”[3],人首先要活着,然后要工作,要说话(包括书写),人只有在这三种状态中方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并进而确证自己的价值和乐趣。然而,对于大多数职业来讲,这三项活动并不是统一的,至少不能统一于“趣味”。上班时间不得不做一些没有趣味的事,只能等到下班后去寻找趣味,所谓业内无趣业外补。或者反过来,本职工作太有趣味了,下班后反觉得无趣,但又不能24小时上班。而教育这种职业(比如大学教师)大多不用坐班:就时间而论,没有上班与下班之分;就空间而论,只有到教室上课与在书房做学问之别,而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教书与问学,其实都是做学问;而“学问”则是“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四大趣味之一。 梁启超给“趣味”下的定义很有趣味:“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他排比的例子更有趣味:赌钱趣味吗,输了怎么样?吃酒趣味吗,病了怎么样?做官趣味吗,没有官做的时候怎么样?梁启超是做过大官的大学问家,他当然知道“做官”与“做学问”哪件事更有趣味。有官做的时候,梁启超只能在下班后做学问,趣味是不连贯的,是业余性质的。20世纪20年代,不做官了的梁启超,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地做自己的学问,全天候、全日制地享受学问的趣味,只嫌24点钟不能扩充到48点;不光是自己享受,还要“野人献曝”,让别人也享受。晚年的梁启超,除了做清华的专职导师,还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大谈学问和教育的趣味。品味当年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文字,目睹当下一些迷恋于做官,忙碌于做官,或者蹉跎于做官,甚至委顿于做官的学者,真不知是何滋味。
当然,学者想做官也很正常,因为中国的文化向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问题是,学问一旦成为手段,趣味便可能丢失甚至被杀死。因此,梁启超提出趣味主义的第一条件是“无所为而为”。梁启超承认,有所为去做学问也可以引起趣味,比如学生为了学位证书,学者为了著作版权;但到了趣味真正发生的时候,必定是无所为的。学问是趣味的主体,趣味是学问的目的,趣味之于学问,恰如康德关于“美”的定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因此,真正的学问是有趣味的,有趣味的学问是美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是基础是出发点,“好”是过程是缘由,“乐”才是原动力。按梁启超的说法,学问这件事,从“知之”到“好之”,从“好之”到“乐之”,其“本体”和“对境”只能是学问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非如此则无趣味可言。而我们这个时代名利俱收的学问,其问学者或“好”或“乐”的大多是与学问不相干的各种目的,又何来趣味可言。
梁启超说“生命是活动,活动是生命”,而生命这种活动,无外乎两件事:所做与所说。所作与所说的完美统一,是“趣味”之真谛所在,故稚童是有趣味的,童心是有趣味的,有童心的文章是有趣味,故卓吾先生要喟叹“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人世间有一些职业,所做与所说是不能统一的,比如官宦,比如商贾。而教育这种职业,所做与所说是应该也可以统一的。借用孔子的话,教师的所做是“学而不厌”,所说是“诲人不倦”;“学”是利己,“诲人”是利他。“学”与“诲”,“利己”与“利他”,又是互为因果、互为赠答的。而教育的趣味,正在于学与诲、利己与利他的相互赠答之间。教师拿到课堂上“诲人”的,应该是自己做学问的心得和收获。就大学的专业课教学而言,一位不好好做学问或者学问做得不好的教师,肯定不是一位好教师,至少在学生眼中不是一位有趣味的教师。梁启超曾讽刺不做学问的教师,“拿着几年前商务印书馆编的教科书上堂背诵一遍完事”,甚至长期使用“几年前在师范学校里听的几本陈腐讲义”。百年前的喜剧,仍在今天的课堂上重演:教师拿着商务印书馆或者某个不入流的出版社的教材,在课堂上背诵甚至朗读;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学生,惊讶地发现导师新开的研究生课程与几年前本科生的旧课并无多大区别。不“学”的教师,“诲人”时除了照本宣科和炒炒剩饭并无他途,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教师自然是既“厌”且“倦”;年年听,月月听,日日听,学生自然是既“倦”且“厌”了。梁启超说“厌倦是人生的第一件罪恶”,故不学而诲人的教师是有罪的了。反过来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是有趣味的,而且这种趣味因着自己的既“学”且“诲”而成倍增长,即如老子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亦如梁启超所说“教学生是只有赚钱不会蚀本的买卖”。
大学教育的“趣味”问题非常复杂,牵涉方方面面,自然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最应该关注此问题的,是作为“趣味”施授者或创制者的教师。细品梁启超专论教育趣味的三篇文章,似可见出任公的问题意识聚焦于“教育者的趣味”,其良苦用心则是期冀能以“教育者的趣味”来改变干瘪而萧条的现状,从而为大学教育创生或滋乳真的趣味。梁启超认为教育者的趣味,从消极的方面说是“不厌不倦”,从积极的方面说则是“乐”:教育家的财产就是这片“教育的快活林”。或许,做教育不如经商与做官那般有钱有权,也没有山珍海味与绫罗绸缎,但学问和教育的快乐,大到一项崭新的学术创获,小到一句独出心裁的课堂妙语,都是自体自足的真趣味,“南面王无以易也”。
所谓“快乐”,是由“趣味”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孔子讲“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其实也是教育(包括授者与受者)的快乐;孟子讲“君子三乐”,其中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苏轼《上梅直讲书》,感叹孔门师徒之乐,虽周公之富贵、召公之贤,均不能与之相比:“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苏轼坦陈“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但师者的趣味及其快乐,与或富贵或贫贱并无因果关系。师者之乐,“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这是一种以趣味为目的的趣味,一种自足的快乐,一种“乐乎斯道”的快乐:“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多年以前,笔者在给自己一位学生的新著作序时,套用孔子“益者三乐”和孟子“君子三乐”的话语方式,提出“师者三乐”。人生在世,荏苒百年,免不了会衰老,会独孤,会烦忧,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生活在“教育的快活林”,体会着持续的彻底的圆满的趣味,享受着最丰富的快乐,这么一来没有趣味的事情也会神奇般地变得有趣味,结果是:老而不衰,独而不孤,烦而不忧――此乃“师者三乐”是也。
笔者属马,甲午耳顺,他人体貌之,皆曰“看不出”,并询问“有何健身之法”,答曰:只缘身在快活林。“教育的快活林”是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永远青春做伴。问学并诲人于青春的校园,几十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师生同创青春版”。何谓“青春版”?就诲人之道而言,是指带“古”字的课目中蕴藏着现代价值和生活智慧,做教师的要将之讲出来,使古树绽放新花;就诲人之方而言,是如何用议论、叙事加抒情的方式,用诗性与理思相融通的方式,将传统文论及文化的趣味和真谛传授给青年学子,并使之融入他们的青春和性情。师生同创,授受相长,做教师的自然会“老而不衰”了。
像笔者这种年龄的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孩子大了,远走高飞,留下双亲相依为命。我自己,以及近处的同事、远处的同行,虽然早已“空巢”,却也并不孤独。原因很简单,身边总是有学生:本科生课堂的学生多达三位数,研究生课堂也有两位数;老生尚未毕业,新生早已进校;已经离校的学生,返回母校纪念毕业N周年时,总忘不了看望老师…… 独而不孤的趣味,更深一层的内涵是教学相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此多的学生与我同行,能做“我师”的该有多少。我曾让两位本科生同学编辑我的散文集,窃以为是给她们一次学习的机会;后来我无比惊讶也无比惭愧地发现:她们的散文比我写得好多了。我的普通话说不标准,尤其是四声混淆不清,每次上课,我总要发动学生纠正我的四声,做我的语音老师。梁启超将趣味比方为发电,越摩擦越出,所以需要朋友,需要朋友之间的相互砥砺,相互切磋。否则,趣味就会变弱,甚至停摆。常说亦师亦友,学生是忘年交,而且是无功利的。年年岁岁,这么多这么好的学生,“足以相乐如此”,自然是“独而不孤”的了。
教师也是凡尘中人,也有各自的烦恼人生,也要去应对一些没有趣味的琐屑之事。进教室之前,你还在为一些琐事烦心;可一旦走上讲台,面对那些略显稚气却是充满渴望的目光,和学生一并陶醉于斯,原先的烦恼便早已烟消云散。梁启超讲教育的趣味,反复强调教师的导引作用。做教师的,有责任引导学生到高等趣味的路上来,否则他们到校外找趣味,结果弄得人生无趣味。主张趣味教育的人,要有做“太子太傅”的使命感,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时,给他们一种终身受用的趣味。“教然后知困”,不学新知,何以诲人?只有学不厌,方能诲不倦。反过来说,将诲人当作一件正经事,拿出良心去干(今天叫“职业道德”),怎会厌倦?故只有诲不倦,方能学不厌。趣味这东西,是愈引愈深,一旦尝到甜头便可成为嗜好,所谓如痴如醉。此乃“烦而不忧”也。
梁启超自称“信仰趣味主义”,自己的人生观“拿趣味做根柢”,进而主张“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他自己也是“趣味主义”的践行者,我们看他关于“趣味”的讲演,实在是很有趣味。梁实秋认为任公是一位难得的好教授,有丰富的学识、流利的口才、动人的表情,凡是做过他学生的,莫不深受其影响,[4]故感叹:“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5]以梁公为镜便可看出,以教育为唯一趣味的师者,人生自会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一个既有根底更有趣味的境界,梁公之教学也是对“趣味”作为大学教育关键词的最好诠释。
注释
[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上册第151页。
[2]同上,中册第537页。
[3]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08页。
[4]张朋园著:《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