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语文教学规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和认识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除此之外,写这些笔画时,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也不相同。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二、掌握几种常见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具体如下:
1.部分独体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要由“捺”变“点”,如“禾、木、火、米、又、失”等。
2.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
3.“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
三、与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区分容易混淆的字
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怎样才能让学生巧妙区分这几个字?通过长期教学探索,本人终于找到了医治这“疑难病症”的“妙方”:“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恰巧这个字的声调第二声。我把这个规律欣然告诉学生后,大家如获至宝。说再也不用为写错这俩字犯愁了。
关键词 电子白板;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8-02
1 引言
电子白板作为课堂教学现代信息化发展主角之一,对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维度、执行小学语文学习过程、提升小学语文能力、突出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等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电子白板有机结合黑板、电视和计算机,既延续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又延伸了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功能,可以利用信息化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电子白板活动挂图功能,直观向小学生展示语文教学内容。电子白板不仅方便语文教师,也为小学生提供语文学习交互空间。电子白板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便于教师整合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投影仪、幻灯片、计算机、录音机之间轻松切换,更具环保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实现以电子白板为载体的多媒体交互共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交互,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2 小学语文教学和电子白板实践整合
应用关键:统筹整合 在互联网影响下,电子白板作为教学设备,具有丰富内容、广泛信息、直观动态等优势,以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样化形式,有效组合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活动,可以直观呈现抽象教学知识。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需要统筹整合,将复杂的网络资源提炼为教学素材,利用电子白板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有效整合小学语文教学和电子白板关键是统筹整合,剖析电子白板独特性基础上,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在掌握全面信息后,寻找小学语文和电子白板的契合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巧应用。
应用根本:整合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变得充满趣味性,直观生动地呈现语文知识,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交互性,在教学中贯彻双向交流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要把握小学生认知特点,以小学语文知识为基础,将网络资源和教学素材有效组合,丰富充实语文教学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用电子白板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语文知识海洋中自由汲取乐趣和知识。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电子白板,还利于鼓励倡导学生自主积累学习资料,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利于培养小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3 小学语文应用电子白板有效教学策略
电子白板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最大的制约条件是教师自身素养。目前,各学校虽然已经认识到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但是更多的教师仅仅将电子白板当作一件演示课件的工具,没有真正发挥电子白板交互性和生成性优势,这和传统教学没有两样。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问题,更是教师素养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在长期语文实践中不断积累整合,需要教师学科素养、教育素养、信息素养的整合支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需要教师掌握现代教学工具,更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应结合不同教师的差异,考虑教师对电子白板新技术的接受差距,分层次推进教师新技术培养,提升教师素养,建设强大的教师队伍。
电子白板教学情境 教师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讲解语文情境知识时,小学生很难理解。应用电子白板实施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再现语文知识情境,为学生直观展示情境内容和语文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明白情境知识,把握语文知识重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即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但是看到电子白板灵活、直观展示,也会受到情境氛围渲染。小学语文教师应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情境,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同时,教师应用电子白板对语文情境进行讲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电子白板交互下,营造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情境氛围,强化师生情景对话,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电子白板交互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更能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电子白板教学,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还可以彻底转变传统灌输式被动接受学习状态,利于小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探究解决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将教学内容以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形式直观生动展示,通过制作加工图片、视频等课件,将语文知识设计为情境教学内容,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动态把握语文教学过程,激发小学生热情,调动学习主动性,让小学生充分融入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实现交互学习,在合作探究中汲取知识。如利用电子白板演示小学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行设计一些图片,让小学生自由想象发挥,应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进而教师给出课本中新的词语,让小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以探究的学习形式掌握新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获得教学成效。
电子白板教学练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交互性和生成性的优势,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减轻课外语文学习负担。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方面,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书写功能,拆分已学汉字,鼓励倡导学生为汉字不同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寻找汉字部分组成新字,并鼓励学生进行比赛,寓教于乐,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加入小学语文学习中,实现师生交互学习,还通过练习巩固已学知识。
再如在小学语文造句方面,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功能,分别填写部分词语,让学生帮助它们“找朋友”,组成一句完整的语句,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找到最恰当的词语,理解词语的真正用法。而在小学语文背诵方面,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功能,将不同背诵内容的规律设计为思维导图,将其绘制在电子白板上,帮助学生掌握背诵规律,解决语文背诵难题,增加语文背诵准确率,打破过去死记硬背状况,可以针对性地背诵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 结论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电子白板具有重要作用,是小学课堂教学的好助手。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电子白板,要以统筹整合为关键,以整合实践为根本,更新电子白板教学理念,创设电子白板教学情境,实现电子白板交互教学,加强电子白板教学练习。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学生直观学习语文知识,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语文课堂实现和教师的交互,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吕润梅.电子白板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由于小学生生理因素、智力因素、家庭教育观念及学前儿童教育经历等因素决定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认知上的差别,如何消除由这些因素造成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别,就成为本文研究与探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小W语文教学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多层分类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做到寓教于乐,探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小学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当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小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经过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认识汉字,并把汉字组成词语,再由词语构成完整的语句,用来理解和把握其他学科所传达的知识。反之,如果连字都不认识,其他学科的知识何以为小学生接受?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任务。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汉字的学习和认知,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性格的传承与塑造。在信息时代语境下,虽然有了电脑、打字机等现代化打字设备,但是每一个“汉”字书写的背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次次延续,都是对小学生民族性格的塑造,体现着中华民族力量和向心力凝聚的文化认同。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才认识到自己的语言是“汉”语,自己使用的字是“汉”字,自己的血脉里流淌的是“汉”文化……这一系列“汉”字背后,延续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文明,并把这种文明塑造成小学生的民族性格。再次,小学语文教学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国学的学习,使小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小学语文教学熏陶、塑造了小学生的良好人格。最后,小学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学以致用的使命。小学生生活在一个以“汉”字作为母语和官方语言的国度,汉字和汉语的使用频繁。可以这样说,在信息时代这样一个特定语境下,离开“汉”语和“汉”字等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无法正常地与他人沟通,无法完美地传递自己的意愿,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事物(如艺术、哲学等)审美的观点。
一、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在当前语境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1.由生理因素决定的小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所差别。小学生由于入学时年龄早晚有差别,导致小学生身体生理发育的提前或迟缓,使小学生对事物认知产生差异。学前儿童入学时间是由国家有关教育部门规定的,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关于学前儿童入学的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这样就会产生迟一年上学的孩子。以2017年临沂二小学前儿童入学为例,同样要求满六周岁可以入学,但2011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与2010年9月1日出生的孩子根据规定同一年入学,但他们的年龄整整相差了一岁。这种生理年龄的差别,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年龄大的小学生的大脑发育显得更完善,对事物抽象能力的理解更准确,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性的辨别更加清晰。而年龄小的小学生与之相比,在大脑发育、身体协调性、语言结构等方面就有明显的劣势。因此,由于年龄引起的生理因素的差异,造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
2.由于智力发育程度的不同,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认知上会产生差别。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小学生的智力尤为关键。智力水平高的小学生,能够很快领悟所学小学语文知识,并能理解和运用,因而在学习成绩上显得特别优异。而智力水平正常或较低的小学生,则对语文词句和看图写话等显得反应迟钝,很难及时做出正确的理解或者不能理解。这种由于大脑发育程度不同、遗传因素、父母家庭教育彰显的智力水平的不同,造成小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汉字的结构、汉字的发声体系、组词词句的运用、短文的理解与把握等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差距,就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逃避心理,不利于小学生小学语文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3.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及学前儿童的教育经历,造成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进度的不同。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学前儿童在幼儿教育阶段不得学习与小学有关的知识。实际上,几乎所有私立幼儿教育机构都存在学前班这样的班级构架,学前班的主要教学活动就是给学前儿童提前灌输小学一年级知识,如语文方面的汉字学习与拼音,数学方面的20以内的加减法等这些在一年级才能学到的内容。在幼儿不能握笔的年龄,过早地开发他们的智力,提前告别玩耍的童年,不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忽视学前儿童智力增长的自然规律,给学前儿童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负担。面对幼教机构打出的“赢在起跑线上”等口号,某些家长不仅没有理性地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反而对此趋之若鹜,由此导致学前儿童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抵触和畏难心理,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
二、解决之道
正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差别,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就显得更重要。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在总结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生理发育程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多层分类教学模式。由于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接受程度不同,因此他们在语文知识、词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中难易的侧重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差异,把一个班级中的小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组,按照他们不同的接受程度进行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分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讲述内容的难易应进行增减,以适合不同智力水平和不同生理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使所有小学生都能轻松接受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教师不能因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层次结构、语言表达程度、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态度上区别对待,分出远近亲疏。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唯一尺度。只有根据小学生的个体特性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多层分类教学模式,才能真正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塑造自己的民族性格,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喜欢上语文教学。
2.在当下的信息时代语境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优势,寓教于乐,快学学习语文。信息时代,一方面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能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地通过符号、图像、声音等手段显现出来,形象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小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形象,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处在由模糊认知事物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比较深刻。面对这一状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灌输,而是通过形象的情景模式,让小学生融入课文内容创设的情境中,从情境中感受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达,更好地把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内在的理性认识。小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教育主题中不仅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快乐学习,而且寓教于乐,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流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养成热爱学习语文的习惯,更以此为基础升华语言文字背后的民族意义,有助于陶冶情操。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让处在成长期的小学生快乐地接受小学语文教育,培育小学生的爱国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老而弥新的课题。随着对小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把这些测定机制引入小学教育中,为小学生语文教育提供精细化的科学依据?相信随着对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更进一步的探索,这一天离我们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如何构建素质教育下的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5(30).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相关资料显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发展性教育教学目标为引领,尊重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的教学。突出表现为关注人的发展、促进语文学习、呼唤效益意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探寻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语言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语文教学可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扬。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的关键,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激发小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的同时,更能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造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脱节。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是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注重其语文个性的培养。
2.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和其工作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缺乏相关教学方法、策略,造成对某些教学重点的忽略,更有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强调应试教育中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小学生语文情操的培养。这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明显下降。
3.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此阶段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地情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地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可见,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把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坚持“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创造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2.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节省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智能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在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刻舟求剑》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相应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如《海底世界》的相关视频,不仅让小学生在欣赏魅力景象,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教《皮球掉进池塘了》一课时,先让小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小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3.语文教学具有涉及领域较多,知识面较广的特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丰富其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把各个教育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如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有国家配发的光盘、有卫星网播发的资源、有因特网下载的资源等。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当地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使其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总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新课标的有效实施以及小学生自身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否,更是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关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工作能力、素养的培养。只有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自身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董鑫.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尝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2]季翠丽.小议语文课程改革[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
学校教育是我们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93年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已明确地将本学科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教材的科学化、多样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在充分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这足以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这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能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天津 苟辛生)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①]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提法,可以整理成如下的图示: 基础层
(附图 {图})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②]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③]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
建国之后,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1993年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已明确地将本学科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教材的科学化、多样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在充分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有所发展。
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篇幅所限,仅举如许,但足以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这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关键词:情感互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文学能力
前言
小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是需要培养的,学生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提高与发展。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文学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但是,在我国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当,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情感互动交流的角度出发,将小学生文学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进行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的分析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情感互动交流下小学生的文学能力培养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
一、基于情感互动交流,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时刻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使自己跟随上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小学的写作教学来说,教师应当让学生开放自己的头脑,发挥想像力,将头脑中记忆最为觉察的故事进行描述,不要在学生写作之前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思想约束。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在学生进行写作之前,对学生的文章思路与结构进行约束,使假、大、空成为了当代小学生作文的不良行为现象。许多教师希望学生可以用成人的角度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小学生与小学生的思维世界,就像日本著名教育家所言,孩子也有孩子们的真实。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将自己所看、所想与所感进行直接的阐述。
从阅读教学的理念来看,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一个固定的阅读篇目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文章后面的习题。在进行教学之时,也以习题作为讲解的主要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从同样的角度对不同的阅读文章进行分析,抵制学生的文学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未来的小学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开放自己的眼光,将阅读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学生文学能力的提高之上,丰富教学内容,以允许学生用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分析不同的阅读篇目。
二、基于情感互动交流,加强阅读与写作学习规律的探讨
第一,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来讲。学生的生活是极其丰富的,孩子的眼光与成人的眼光不同,他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对社会的美进行发掘。在学生的眼里,社会的真善美都是其写作的重点,而假恶丑也是写作的对象。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的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学生写作的规律,帮助那些写作目的不明确的学生找到写作学习的方法。
第二,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来讲。所谓学习规律,更多的指向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之上,所做的最多的活动就是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概括每一个段落的段落大意。因此,在许多小学生的思维当中,阅读就是总结与概括,并且回答相应的问题。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文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会对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进行分析与讲解,而不是单纯地引导学生走向标准答案。比如在进行段落大意的总结之时,教师可以对略读、跳读与精读等几种阅读技巧进行分析,告诉学生找寻关键信息可以用跳读,总揽文章思路可以用略读,体会文章细节可以用精读。加强阅读规律的教学,对于学生文学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三、基于情感互动交流,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氛围的创设
在情感互动交流的前提之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情景的创设与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加强情景创设的运用。在写作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的题目或者话题进行真实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在真实的情感刺激之下进行写作。比如在写“我最敬爱的人”这一题目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真情,联想自己周边值得敬爱的人,在浓重的感情氛围之下进行创作。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景创设,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氛围下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手法,真切地与作者实现共鸣。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写作与阅读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很多的素材,而学生进行写作,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的结构组成。因此,教师加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行为。
结语
情感互动与交流,对于学生的文学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情感的互动可以是思想上的、肢体上的、也可以是口头上的。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学思想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变,可以与学生实现情感共鸣,更好地为学生的个人发展而服务。希望广大教师将情感交流作为基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庄琴;杜学元.如何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
[2]. 李明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J].教师.2010(17)
加强小学语文训练,我们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说:“语文就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所以,不管我们有再多的不同意见,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学习,培养他们正确的理解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正确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教材中的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发展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特点来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深挖教材,努力寻找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强,所以他们更喜欢直观的东西。同时,小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强.接受知识的速度也很快,想象能力丰富。这些都是小学生年龄段的优势,他们的劣势就是对知识中抽象的部分理解力不够。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特点。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训练。
.
一、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明确语文的教学任务
叶圣陶先生说过:平常说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吕叔湘先生也对此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言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的教学本质其实就是加强学生的文字和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地进行阅读表达,准确地书写。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不仅要教会他们这些,而且要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但目前有一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以“分析课文”为语文的教学目的,省略了说和写的部分,如果长期这样做,那对小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不断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读说写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分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部分,这两部分也都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它是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帮助小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让小学生直接感悟到语言的作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各种教学教具,引导小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含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切不可抛开语言去分析课文和中心思想的教学.这样是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也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三、注重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是语文老师和小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通过必要的交流,让小学生掌握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学会更多的字词句。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堂教学,给小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在有必要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再介入其中,参与他们的学习。